站内新闻搜索:
  政务信息搜索
收藏本站
 
首页 | 走进宁安 | 领导之窗 | 党建工作 | 文明宁安 | 古城文化 | 地方经济
  | 新闻中心 | 纪检监察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公示公告 |
导航
 
 
·
·
·
·
·
·
·
·
·
图片新闻  
影响营商环境 ..
【文明古塔 礼 ..
凝聚监督合力 ..
【新时代文明 ..
当前位置:首页古城文化文化长廊



宁古塔文化

发布时间:2019-06-20  发布人:吴宸 [阅读次数:27206]   [关闭


    宁古塔本系满语,译成汉语是“六个居址”之意。公元1608年(明万历三十六年),宁古塔的名字首次出现在史籍中。清初,宁古塔将军设立之后,宁古塔成为东北北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其地域范围泛指今黑龙江、吉林两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一部分,还包括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广大地区。宁古塔区域各族人民勤劳、勇敢、智慧,创造了璀璨绚丽的地域文化——宁古塔文化,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宁古塔是满族的重要发祥地,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进程,使这块土地上的历史文化积淀十分厚重。这里可以找到五千年来东北地域生存的肃慎、挹娄、靺鞨、女真以及满族留下的遗址与文物。再加之这里也是清代著名的流放人士的流放地,著名的官吏、文人墨客、才子佳人都被发配到此,使本地的土著民文化与中原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宁古塔文化”。宁古塔文化既保持着满族文化古朴和原始的特点,又吸纳了中原文化先进与内涵的博大。所以说宁古塔文化是民族文化大融合的一个典型。

    宁古塔将军衙署自1666年从旧街迁到新城(宁安)已经三百四十多年了,三百多年的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留下了厚重的历史文化,而且地灵人杰,细细数来如同家珍。如著名的黑妃、宁古塔将军巴海、第一任黑龙江将军萨布素、著名流人吴兆骞、张缙彦、杨越、祁班孙、方拱乾等;黑龙江最早的文学团体一——“七子诗会”,诞生于此;黑龙江最早的山水记——《宁古塔山水记》就在这里撰写;黑龙江最早的书籍和汉文化也是从这里传播开来;甚至中医药、戏剧、满汉学堂都是从这里走向黑龙江各地。
    内涵丰富的宁古塔文化体现在社会各个领域之中,表现出不同特色。
    一是饮食文化。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要素,每个民族都根据自己的生存环境及特点创造出自己的饮食文化,满族也是如此。追根溯源,当今人们喜欢吃的火锅,就是起源于女真人和满族人打猎时,把打来的猎物和各种山野菜、采取一锅煮的办法而发展起来的。猪肉酸菜炖粉条是一道宁古塔人喜欢的名菜,酸菜是从南方引进来的泡菜,猪肉是满族人的主要食物。满族养猪的历史很长,有吃猪肉的习惯,而把这几样食品炖在一起,就是满族和其它民族饮食的结合,特别是这个“炖”字,其发明权应属满族。满族饮食的烹饪方法如烧、烤、炖、烀等发展到今天,已被人们所认可,用这些方法所制作出来的菜肴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瑰宝。
    二是服饰文化。现在北方民众的服装大多是在满族服饰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原服饰文化演变而来的。比较突出的是女式旗袍,原来满族人穿的袍子十分肥大、是筒式的,没腰没裉,上下一般粗,吸收融进了中原文化后,便改进成了现在的款式,有腰有裉,有短袖的、长袖的,有高领的、短领的,已成了代表中国女性的国服。马甲也是从满族坎肩演变过来的,成了西服套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还有各色皮草服装,都是在原来满族服饰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三是居住文化。居住在宁古塔的土著满族,当时普遍是穴地而居,有住地窝棚的、地窨子的,还有地窖式的。地下挖洞中间搭梯子上下。自从大批流人到来之后,对居住条件进行了改进,特别是巴海于1664年修建宁古塔新城时,邀请流人参与房屋、街道的设计规划。因而引进了中原的四合院、三合院式建筑,在内部结构上又融进了满族的特点如东西上屋、暖阁、堂屋地、万字炕、火炕、地炕、排岔等,这种住宅建筑风格很有宁古塔的特点。
    四是农耕文化。在三百四十多年前,宁古塔的农耕技术是很落后的,基本上是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一岁锄之犹荒也,再岁则熟,三四则腴,六七岁则弃之而别锄矣“,产量很低,收获很少,大批流人进入宁古塔后,大部分到官庄、驿站从事着农耕生产。他们不仅带来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方法,而且带来了优良品种。特别是蔬菜,品种大量增加,产量大幅度提高,使宁古塔的农耕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如大蒜、大葱以及各种豆类产品,基本上都是从关里带过来的。过去种田用于撒种的“点葫芦”方式也是流人从山东带过来的。
    五是语言文化。语言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当时满族语言使用的面很狭窄,有些土著语又不懂,这就使吸收先进事物受到了很大限止。后来流人和移民进入宁古塔后,在吸收中原语言文化的基础上,一些土著语言上又进行了改造,这就形成了宁古塔的方言。
    六是渔猎文化。渔猎活动在宁古塔满人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是满人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渠道;通过渔猎活动获得食物和铺盖,“食其肉,衣其皮”。宁古塔满人的渔猎活动融合中原汉文化后,不再是只为了获取简单的生活资料,而是有了实质意义的提升,猎物成为向朝廷进贡的贡品和“以货易货”、“互市贸易”的重要商品;随着皮毛加工工艺的提高,名贵的皮毛制品成为高贵生活的象征。皇家、贵族、富豪皆以拥有宁古塔出产的貂皮、东珠和鹿茸、人参等高档物品来显示豪华富有。
    七是戍边文化。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俄罗斯国家还没有出现之前,就属于中国版图。1644年(顺治元年),沙俄趁清军入关与明朝军队作战,无暇顾及东北边务之机,悄悄入侵中国黑龙江。为了加强东北边疆的防务,抗击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宁古塔昂邦章京沙尔虎达率领军民于1655年至1658年间,多次重创沙俄侵略军,并击毙沙俄侵略军首领斯捷潘诺夫。1660年(顺治十七年),沙俄侵略军再次入侵黑龙江流域。宁古塔等处将军的巴海,亲率宁古塔军民痛击沙俄侵略军,战绩卓著,流人张贲写诗颂扬:“五月飞寒雪,三更拂剑霜。军威歼勍敌,贺捷报长扬。”1685年至1686年,首任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两次率宁古塔官兵征讨入侵雅克萨城沙俄侵略军,击毙头目托尔布津等数百沙俄侵略军,收复雅克萨城。方拱乾、吴兆骞、祈班孙等流人参加伟大的抗俄戍边斗争,并创作了多篇爱国诗作,赞颂宁古塔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操。
    宁古塔文化是中华之瑰宝,它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历史根源,传承、弘扬宁古塔文化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作此文以促使研究、传播宁古塔文化蔚成风气,进一步提升新时期人文精神,促进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1

 



网站标识码:2310840001
黑公网安备 23108402000105号

主办单位:中共宁安市委 宁安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宁安市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市政府 7622494 信息中心 7671988
版权所有:宁安市人民政府 通用网址:宁安市人民政府


宁安市人民政府

 德信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