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印发《宁安市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 宁政办发〔2024〕8号
  • 2024-08-27
  • 2024-08-29

关于印发《宁安市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日期:2024-08-29 来源: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字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直属单位:

《宁安市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实施方案(2023—2025年)》已经过市政府第8届37次常务会议、市委第7届65次常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宁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827

(此件公开发布)

宁安市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

实施方案(2023—2025年)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期间关于“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的指示精神,开创我市文化旅游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依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黑政办发〔2023〕46号),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我省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冰雪游、避暑游红色游、生态康养游和历史文化游文旅优势特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创新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培育壮大文化旅游市场主体,释放旅游消费潜力,建设“现代文旅、质量文旅、创新文旅、幸福文旅、融合文旅、开放文旅”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把绿水青山、冰天雪地转化为金山银山,开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二、主要目标

打造宁安核心吸引物体系,形成全要素发展格局,完善休闲设施,统筹城乡发展,实现景区、城市、乡村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形成具有宁安特色的旅游发展模式,最终实现白山黑水之间新的以融汇人文山水农业为爆点的东北地区东部文化生态休闲旅游增长极的发展目标。

三、重点任务

(一)旅游发展空间格局优化行动

1.打通旅游通道。配合“牡敦”高铁建设,协调推动宁安至穆棱、宁安至雪乡东西两条公路建设,拓展延伸至雪峰岭道路〔交通局〕

2.构建“一廊三”新布局。(201国道旅游廊道、宁古塔温泉康养休闲区、渤海历史文化火山稻米体验区、镜泊南湖度假区)以区域特色资源为基础,构建特色鲜明、功能突出、区域互补的旅游发展格局。要是:(1)推进江南明星温泉康养和冰雪项目建设宁古塔满族民俗体验活动品牌展示建设、牡丹江橡胶坝及水上乐园项目谋划和招商;(2)201国道旅游廊道旅游标识和环境打造渤海响水国际稻米公园旅游功能提升;(3)镜泊后渔和复兴温泉开发住建局、水务局、文旅局,各)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3.打造文旅消费街区打造瀑布村文旅消费街区,实现基础设施配套能力、业态供给能力、环境治理能力、市场综合整治能力全面提升,实现对镜泊湖消费服务有效对接商务局、市场局、住建局、文旅局、渤海镇职责分工负责〕

(二)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行动

1.完善冰雪旅游产品体系。拓展小朱家冰村”、玄武湖“稻草公园产品和规模,加快渤海瀑布村镜泊大坝附近冬季旅游接待升级改造步伐;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培育品牌冰雪赛事;推进东林局尔站区域生态冰雪旅游项目建设;举办小朱家冬季渔猎文化节”、葫芦崴子东北民俗年味体验节玄武湖石板米品鉴节等冰雪节会活动加快完善冰雪户外运动、冰雪旗舰景点、冰雪节庆三大冰雪旅游产品体系,提升冰雪旅游品质。〔文旅局教体局、渤海镇、镜泊镇东林局职责分工负责〕

2.提升避暑旅游产品。加强高品质避暑旅游产品开发和供给,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水平。依托玄武湖、小朱家等开发乡村避暑度假产品依托北湖头、鹿苑岛等开发森林避暑康养度假产品。〔文旅局、渤海镇东林局职责分工负责〕

3.丰富生态旅游产品。合理利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生态资源,推进森林步道、休闲健康步道建设,开发森林康养、生态观光等生态旅游产品。打造镜泊湖南湖温泉康养旅游度假区、明星温泉小镇推进日月潭温泉酒店建设,培育壮大温泉康养产业推动宁安候鸟旅居康养产业持续发展。〔文旅局自然资源局、林草局、民政局、水务局、镜泊镇、宁安镇职责分工负责〕

4.提升农业旅游产品。开展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行动,争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村创建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国家和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推动实施旅游民宿国家标准,打造“乡村四时好风光”线路产品开展“游购乡村”系列活动。因地制宜发展美丽田园、景观农业、农耕体验、休闲渔业、培育户外运动品牌赛事等新业态,推动特色农林牧副渔等土特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集中连片打造渤海镇现代化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兰岗果蔬采摘和特色渔业项目〔文旅局、农业农村局、教体局、商务局、渤海镇、兰岗镇职责分工负责〕

5.创新红色旅游产品。推进红色旅游与乡村、研学、生态旅游等融合发展优化马骏纪念馆、张闻天工作室旧址、复兴楼、翰章园、宁安中心县委旧址等重点红色旅游产品功能。退役军人事务局、文旅局、宁安镇、镜泊镇职责分工负责〕

6.培育户外运动品牌赛事。开展全民健身系列赛事和冬季冰雪系列赛事,有效开展篮球、足球、排球等大众体育活动,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增强全民上冰雪活动实效教体局、文旅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7.丰富户外露营休闲旅游产品。依托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点、环城游憩带、郊野公园、体育公园等合适区域合理布局自驾车旅居车停车场等服务设施,推进渤海轻奢营地、小朱家户外露营地提档升级。〔文旅局〕

(三)旅游精品路线培育行动

1.推进生态康养旅游线路建设。以生态康养资源为基础,以鹿苑岛北湖头、瑞康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等为重点,开发生态观光、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等旅游产品,培育一批主题突出、配套服务完善的特色旅游线路。〔文旅局、工业园区、东林局职责分工负责〕

2.推进经典红色旅游线路建设。推进东北抗联革命文物主题游“重走抗联路”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建设与宣传推广。〔文旅局、宣传部、党校职责分工负责〕

3.提升精品自驾旅游线路建设。推进宁安-白桦川-小北湖-镜泊湖、宁安-桦树川水库、宁安-雪峰岭、宁安-北湖头-南湖头建设,推动驾旅游线路串联沿线城镇和乡村环境整治工作各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职责分工负责〕

(四)“旅游+”业态融合发展行动

1.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挖掘“海东文化内涵,创作多种形式的文化产品,为城市、景区赋予特色文化内涵以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历史文化聚集区为重点,支持沉浸式体验业态文旅产品开发。创新文化遗产和博物馆展示方式,延长文博场馆等文体设施开放时间。〔文旅局〕

2.推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推进公路、铁路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发展,探索跨运输方式游客联乘联运多种方式“一站式”无缝衔接,构建公共交通的“快旅”模式,提高旅游目的地通达性。优化旅游客运服务,积极拓展定制客运服务,普及推广电子客票服务。〔交通局、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宁安站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支持非遗与乡村、红色、冰雪、康养、体育旅游等结合,举办“非遗购物节”、“非遗美食节”等活动,推动非遗赋能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提升旅游空间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文旅局〕

4.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推动体育赛事和旅游活动一体谋划开展,培育“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项目,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教体局、文旅局〕

5.推进“教育+旅游”融合发展。推进研学基地建设,推出研学旅行精品线路推动旅游与教育融合发展推进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科普场馆项目建设。教体局、文旅局、东林局职责分工负责〕

6.推进“中医药+康养旅游”融合发展。瑞康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为支撑,依托我市丰富的医疗和中医药资源,开发“中医药+康养旅游”产品,推进“南病北治”“中医理疗”等业态发展,积极争创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中医药养生体验和观赏基地。农业农村局、中医药产业专班、文旅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7.推进“数字+文旅”融合发展。加快“5G+文旅”、“人工智能+文旅”等智慧场景应用,规范发展数字文创、数字IP、数字藏品等旅游衍生产业,支持旅游业与数字动漫、数字艺术等新产业联动融合,发展云直播等沉浸式数字文旅新产品、新体验、新服务,培育数字文化和旅游产业示范基地和重点项目(园区),支持牡丹科技馆升级发展宣传部、文旅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旅游市场主体培育行动

1.实施旅游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做大做强本地文旅市场主体,积极扶持“专精特新”型中小微文旅企业发展,扩大文旅市场主体增量。〔文旅局、工信局职责分工负责〕

2.加大旅游产业招大引强力度。创新招商模式,引进国内外文旅头部企业,在我市投资布局重大文旅项目。激发家乡旅游投资热潮,吸引旅游投资回流积极构建龙头企业领军、骨干企业支撑、小微企业专精的旅游市场主体梯队结构。〔文旅局、商务局、经合中心、工信局职责分工负责〕

3.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实施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计划,聚焦社会群体创业就业需求,鼓励招引宁安”携旅游项目或技术回归家乡创业,驱动各类社会资本投向文化和旅游领域。〔人社局、商务局、经合中心、文旅局、宁商乡贤办公室职责分工负责〕

4.提升导游员讲解员服务水平。加强全市导游、讲解队伍人才供给和业务培训,提升导游队伍服务水平。〔文旅局〕

(六)旅游产品营销推广行动

1.创新开展节庆会展营销。积极参加哈洽会、绿博会、广交会、进博会、旅博会等重大国际经贸和旅游会展活动,办好春季赏花节小朱家渔猎文化节朝鲜族流头节活动,提升活动品牌影响力。〔文旅局商务局、沙兰镇、石岩镇、马河乡、渤海镇职责分工负责〕

2.强化新媒体营销力度。强化与央视、人民网、中国旅游报等主流媒体合作,用好抖音、微信、微博、大众点评、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加大宁安文旅宣传推广力度。宣传部、融媒体中心、文旅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发挥头部流量拉动作用。邀请宁安籍名人明星为家乡代言,发挥眼球经济、粉丝经济带动作用,形成流量虹吸效应,打造文旅热点,提升宁安文旅品牌知名度。〔文旅局〕

4.深化旅游领域国际合作交流。发挥旅游贸易载体作用,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机构参加各类国际文化和旅游展会深化中俄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旅局、商务局、教体局职责分工负责〕

(七)旅游基础设施提升行动

1.优化旅游基础和公共设施建设。根据旅游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有序推进旅游咨询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研学旅行基地(营地)、宾馆酒店、旅游厕所、旅游风景道、旅游交通标识标牌、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充电基础设施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和改造。〔文旅局、交通局、发改局、住建局、商务局职责分工负责〕

2.实施美好生活度假休闲工程。开展文旅产业赋能城市行动,强化城市旅游休闲功能,加强绿道、骑行道、郊野公园、停车设施等微循环休闲设施建设,营造旅游休闲氛围。〔文旅局、住建局商务局、交通局职责分工负责〕

3.有序发展夜间经济。完善夜间照明、停车场、公共交通、餐饮购物等配套服务设施。支持镜泊峡谷日月潭等景区创新发展夜间旅游。商务局、住建局文旅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优化景区配套设施及管理。支持景区丰富产品、创新业态、完善设施、提升服务,配备多语种标识及导览设施。完善景区预约措施,简化预约程序,尽可能减少采集游客个人信息,科学设置线上、线下购票预约渠道,全市4A级以上景区全部接入“趣龙江”预约平台。鼓励保留人工窗口,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人群提供购票预约服务。旅游旺季延长景区开放时间、增加弹性供给等措施,提升景区接待能力。〔文旅局〕

5.提升景区对外交通通达性。加快干线公路与景区公路连接线以及相邻区域景区间公路建设,改善国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对外交通水平融入国省干线公路网,与省际、城际以及城市内外路网有效衔接,打造全面、畅通、快速的景区对外交通体系开通宁安到镜泊湖景区旅游班〔交通局文旅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6.推动民宿提档升级。推进上官地、小朱家等特色村屯民宿集群化、精品化、品牌化发展,开展星级民宿和国家等级民宿创建评定,打造精品标杆民宿,推进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文旅局、乡村振兴局、渤海镇职责分工负责〕

(八)旅游消费创新升级行动

1.营造高品质旅游消费空间。提升瀑布村基础设施配套、业态供给、环境治理市场综合整治能力市场局、卫健局、住建局、商务局、文旅局、渤海镇职责分工负责〕

2.丰富多元消费业态。组织企业参与“牡丹江礼物”评选活动。推进牡丹科技馆提档升级,推动利用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旅游消费场所,培育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网络消费等旅游消费新形态。〔文旅局〕

3.激发特色文创市场消费活力。旅游景区展示、销售旅游纪念品,支持利用各类电商平台开办文创产品旗舰店、专营店,打造线上和线下双渠道导流新型店铺。宣传部、文旅局、商务局职责分工负责〕

4.加大消费惠民力度。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金融机构、电商平台、新媒体平台等举办形式多样的旅游消费促进活动。组织文旅企业参与“文旅消费一卡通”和“冰雪旅游优惠券”鼓励景区淡季打折或免费开放,落实对老年人、残疾人、学生等重点人群减免门票政策,完善旅游消费惠民举措,提升旅游消费便利度。宣传部、商务局、文旅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旅游行业综合能力提升行动

1.持续实施冬季冰雪旅游和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动”。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统筹特色优势文旅资源,积极对接市场需求,谋划设计一批全域、全龄精品路线,开发推出一批森林养生、自驾巡游、文化体验主题产品,打磨培育一批“舌尖上的宁安”“我眼中的宁安”“我心中的宁安”特色业态,创新举办一批体现文化特色、民俗魅力、禀赋优势的文旅活动,提升宁安旅游品牌。〔文旅局、商务局、教体局职责分工负责〕

2.推进市场化运营。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做强做优做大骨干旅游企业,大力支持中小微旅游企业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专业发展。支持旅游行业协会组织积极发挥作用,为企业创业创新、交流合作、人才培养等提供服务平台。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加强部门、行业和地方信用信息整合,优化信用消费环境,拓展信用应用场景,实施诚信经营“黑白名单”制度,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文旅局、市场局、商务局、营商局、人社局职责分工负责〕

3.推动标准化建设。实施“文旅体验官”制度,打造服务有温度、市场有活力、发展有特色的文旅市场环境。完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对全市旅游景区、酒店、民宿、购物、交通等涉旅环节进行全覆盖式体验监督,体验发现解决“食住行游购娱”中影响游客旅游体验的难点、堵点问题,不断提升游客对我市文旅服务的满意度。〔文旅局、市场局、交通局、商务局、工信局职责分工负责〕

4.推动规范化管理。围绕热点旅游线路、重点旅游景区,对景点、住宿、餐饮、交通等涉旅市场主体存在的问题进行“拉网式”排查,加强旅游市场执法和旅游投诉“诉转案”,依法打击旅游行业强买强卖、欺客宰客、诱导消费、低价游等违法违规经营活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旅游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5.推动智慧化赋能。推进智慧景区、智慧度假区、智慧街区建设,推动智能闸机、智慧导览、智能导游、数字导购、智慧厕所、电子客票、视频监控、数字化讲解和智能救援等感知终端应用,推进引导标识系统等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升级。〔文旅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重要工作内容在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规范管理等方面加强沟通协调,推动组织实施。在东北东部地区旅游业发展专项工作机制下,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沟通协调与联动合作

(二)完善保障体系。强化规划衔接和要素保障,加强政策协调配合,拓宽融资渠道,用好各有关渠道财政资金,加强旅游用地、人才保障。优化重大项目、用地用水用电、金融财政、科技人才等保障措施,强化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环节保障力度,提升消费导引、咨询、支付、投诉等便捷水平。支持旅游企业盘活存量旅游项目与存量旅游资产。

(三)强化安全监管。强化涉旅领域安全生产,提高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常态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推进机制。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加大对涉旅餐饮企业食品安全、卫生安全督导检查力度持续开展全省涉旅道路交通安全整治,规范对旅游包车管理。完善舆情处置机制,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

(四)完善工作机制。运用“四个体系”闭环工作推进机制,建立落实文化旅游特色发展实施方案的领导责任体系、工作推进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督导问责体系,形成“市委调度、部门协调、责任单位落实”的工作局面。健全旅游工作日常协调机制,依托旅游工作联席会议等制度,围绕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定期开展监测评估跟踪分析,及时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协调落实重大事项和具体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时间表、路线图,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靠

 政策解读链接:

http://www.ningan.gov.cn/nasrmzf/c104593/202408/c03_971097.shtml

来源: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撰稿:李晓龙

校对:孟广文

一审:关莉

二审:张昊然

三审:张传文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智能问答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