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新闻搜索:
  政务信息搜索
收藏本站
 
首页 | 走进宁安 | 领导之窗 | 党建工作 | 文明宁安 | 古城文化 | 地方经济
  | 新闻中心 | 纪检监察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公示公告 |
导航
 
导航
更多>>  
 
今日要闻
更多>>  
·
·
·
·
·
·
·
·
·
 图片新闻
 
影响营商环境 ..
【文明古塔 礼 ..
凝聚监督合力 ..
【新时代文明 ..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资讯



强力推进落实 财政收入攀高

发布时间:2011-02-09  发布人:阮凤文 [阅读次数:16224]   [关闭


   本网讯(高义成)岁末年关,宁安市传出喜讯:2010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创历史新高,完成5456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收1.27亿元,同比增长30.3%。2006年宁安市财政收入13810万元,连续10年在1亿元左右徘徊。至2010年,财政收入翻两番,较2006年增加40757万元,年均增加1亿元。
    推进项目建设,为财政增收提供有力支撑。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 “一号工程”,围绕盘活工业存量资产、围绕资源开发利用、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特色旅游资源招商引资上项目,集中全市最优秀的干部和人才,全力投入项目建设主战场。几年来,累计投资近20亿元,实施了天马水泥、宁安化工等22户企业重组改造,年新增销售收入12亿元,新增税收1亿元,保住工人就业岗位5000多个。英城子金矿、中加铁矿、风电开发等一批资源开发型项目落户。响水米业工业园、鑫鹏肉业、源丰物流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投产或启动建设。渤海遗址保护利用、镜泊湾休闲度假、江南明星朝鲜族小镇等一批旅游项目启动。目前,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户,中国500强企业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达到69户,工业园区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
    推进城市建设,为财政增收拓宽新的渠道。把城市建设作为项目工作、经济工作和民生工作的重要载体,深入实施经营城市战略,将可利用的国有城市资源捆绑使用,不断提升城投公司信用等级,加强与金融部门对接,提高城建融资能力。积极谋划、包装城建项目,通过土地置换、资产置换、经营权出售、BOT开发等形式,实现融资10亿多元,建设无公害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宁古塔大道、宁古塔广场等市政工程,拉动周边土地增值,增加了建筑税收。通过进一步开发建设,收取土地出让金反哺城市建设,实现财政少量投入撬动城市开发。
    推进新农村建设,为财政增收夯实基础。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基础,坚持以工业化理念抓农业,全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牡丹江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2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84个,会员近2万人,辐射带动农户5万多户,农民组织化程度达到50%以上。全市专业化生产一品村106个,基地面积120多万亩,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面积累计190多万亩,生猪和肉鸡出栏能力50万头和近1000万只,形成了优质水稻、玉米、烤烟、生猪、肉鸡、甜菜、瓜果、蔬菜八大优势产业,农民收入的60%以上来自主导产业。新农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打造出以小朱家、江西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典型村,实现了“牡市争排头、全省创一流”的目标。
    推进民生建设,为财政增收创造和谐环境。坚持以人为本,重点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大事,为财政增收创造和谐环境。开办了职工大额医疗补助保险,解决了职工因大病致贫问题。两次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比例,农民参合率已达99%,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城乡医疗保险基本覆盖。2010年,城镇新安置就业7387人,新增就业6252人,实现再就业6005人,开发公益性岗位909个,劳务输出10021人,全市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企业离退休人员待遇人均月增162元。棚户区改造面积58.4万平方米,农村泥草房改造665户5.3万平方米。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补助标准提高到1万元,改造危房40户。解决16个村屯1.2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1

 



网站标识码:2310840001
黑公网安备 23108402000105号

主办单位:中共宁安市委 宁安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宁安市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市政府 7622494 信息中心 7671988
版权所有:宁安市人民政府 通用网址:宁安市人民政府


宁安市人民政府

 德信宁安